建築工地為什麼招不來年輕人?新生代農民工說出了3大原因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2017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建築業農民工平均工資3918元,高出全行業平均工資的12.4%。然而,從事建築業的農民工為5415萬人,比上年減少了135萬人。工資高,年輕人為何還不願意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走訪了多個建築工地,新生代農民工說出了不願進工地三大原因:勞動風險大;工資難月結,無法還房貸;家庭難兼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工地上,年輕人特指40歲左右的」

在遼寧瀋陽一個房地產建築工地上,53歲的李海峰等五名抹灰工正在將已灌注完的混凝土抹平。泥點子迸濺到工裝、臉上,鞋面已經沒入泥中。不一會兒,李海峰就滿臉通紅,喘著粗氣。「這種賣體力的活兒,現在基本都是四五十歲的人在干。」

說起工地上對於年輕人的界定,「現在,在我們工地上,年輕人特指40歲左右的。」這個房地產建築項目經理部黨支部書記勾林介紹說,他目前負責的工地上一共有200多名工人,只有10多名「80后」,最年輕的也已經36歲了。

事實上,這個情況在建築工地上並非個例,記者走訪的17家建築工地,無一例外都出現了工人年齡偏大的現象

還有兩年就要退休的李海峰,老家在遼寧北票市二道溝村,父親是村裡的瓦匠。17歲他就跟著父親學,打的第一份工就是在工地。30多年來,他輾轉於遼寧阜新、丹東等地的20多個工地,跟了六七個師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告訴記者,建築工屬於比較特殊的工種,技術含量高。「比如操作工藝、施工計算、機械作業等,沒有接受過嚴格培訓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根本無法達標。」李海峰說,自己當年不知道經歷了多少磨鍊,吃了多少苦,才攢下現在的一身手藝。「可惜現在年輕人沒人願意學,傳不下去,都白費了。」

說起沒徒弟的遺憾,和他在同一工地幹活的木工李致富深有感觸。「木匠學徒月薪3500元,一年後6000元,勤快一點的可以拿到1萬多元,真想不明白年輕人為啥就不願意干。」李致富說,現如今,建築工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都有了很大改善。加上生產工具科技化程度不斷提升,體力勞動減輕不少。「但年輕人似乎對這些都不感興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賺錢多也不願進工地,不只是因為苦臟累」

新生代農民工真的是嫌苦臟累,不願進工地嗎?記者走訪了83名35歲以下在批發和零售、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行業就業的農民工,他們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勞動風險大;工資難以月結,無法還房貸;成家的難顧家,沒成家的難找對象成為三大主要原因

採訪時,記者注意到,鋼筋工黃大奔手上、上臂有幾塊暗色的疤痕。黃大奔告訴記者,自己腿上傷痕更多,小擦傷、割傷差不多每天都有,他說不算啥。最嚴重的是腹部一道10厘米長的縫針疤痕。那次他從工地的架子上摔下來,脾臟破裂,動了手術后休息了1個月才下地。儘管近幾年,工地的安全培訓逐漸加強,安全防護設施也不斷完善,但相比於其他行業,建築業的勞動風險仍然較高,這使得很多新生代農民工不願進工地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工資不能月月拿到手,還不了房貸和車貸。」今年22歲的農民工王梁說出了他離開建築業的原因。1年前,他曾在建築工地干過9個月,當時孩子滿周歲,王梁將結婚彩禮錢、妻子的嫁妝錢共12萬元用做首付買了房,每個月還2200元的房貸,還買了車。「工地賺得是多,一個月至少6000元,可工頭每個月只給300元零花錢,剩下的錢要等工程結束才給。有的工友還被欠過薪,感覺心理不踏實。」

除此之外,佔用家庭生活時間多也是新生代農民工不願踏入建築業的一大原因。吳呈傑的父親是一名瓦工。在他印象中,因為父親從事的職業,父母常年分居,他很少見到父親。家裡大事小情都是母親一個人扛,爺爺中風后也只有母親一個人照顧。他並不想重走父親的老路。「我現在是一名送水工,工作雖然也很辛苦,但是時間相對自由。

「有面子、有前途,職業追求更多元」

工地其實是很多第一代農民工來城市的首選工作。這種工作雖然每天都要大量的勞動,但是農民工並不怕吃苦,而且學歷要求不高。」瀋陽市總工會農民工工作部部長蔣陽告訴記者,現如今,經濟發展和工種越來越多元化,工作崗位也越來越多,農民工有很多工作都可以選擇,可以替代的崗位有很多。比如外賣員、快遞員、推銷員等

在採訪的83名新生代農民工中,有79人不約而同地表示更希望從事銷售、業務員等有面子、有前途的行業。在一家純凈水公司當品牌推銷員的王梁每天都要穿著西服去便利店推銷產品,因為不經常清洗,他的西服袖口已經被磨得有些發亮。儘管如此,王梁還是認為,「這比在工地里要乾淨,也要體面多了。」他告訴記者,自己當抹灰工那會,回村裡都會被長輩們瞧不起。現在當了推銷員,儘管收入少了2000多元,但是一掏出名片上寫的是「銷售經理」,這讓他感覺倍兒有面子

「我們家四代都是農民,我就想改變一下,做個能成事兒的行業。」吳呈傑說,「現在經濟發展這麼快,各種各樣的工種都有。不當建築工,也能幹別的。我覺得年輕人只要勤快肯干,幹啥都能出成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來源:工人日報

圖片來源於網路

轉載編輯:李沛 // 責編:白晨 // 監製:曹暢

運營人員: 馬文晶 MZ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