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致詞指「馬來西亞沒看到骨瘦如柴小孩」 台清大生面書道歉

台灣清華大學生李昕諮日前為畢業典禮致詞時,提及自己曾到馬來西亞實習,但沒看到骨瘦如柴的小孩,遭大馬網民炮轟「歧視」、「失言」。

李昕諮致詞說:「去年暑假我也有機會到馬來西亞實習,在當地,我雖然沒有看到骨瘦如柴的小孩,也沒有體驗到惡劣的環境,但我在那裡看到當地的老師與我們一樣地有熱忱…」。

該言論引來網民熱議,更有大馬網民指責她的言論涉及歧視,部分網民留言:「根本歧視」、「台灣地理老師到底怎麼教的」、「戴有色眼鏡在寫稿」、「學校難道都不用事先審稿嗎?」。

李昕諮面書公開道歉

李昕諮事後在面子書上貼文道歉,解釋該言論其實想破除見習的迷思與刻板印象。

她強調,絕對沒有歧視馬來西亞的意味,表示日後會更加註意發言,感謝各界指教。

不過,李昕諮的道歉貼文已不見,疑似隨後刪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昕諮面書道歉全文:

首先,我要先說明,如果我那天的致詞內容有讓任何人感到不舒服的話,先向各位致歉,抱歉讓您或是您的朋友又或者是其他同學感受到不被尊重的感覺。

再者,我想澄清那一段「去年暑假我也有機會到馬來西亞實習」的致詞內容。其實那段最主要想到(應為「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在於破除許多人對於至其他國家實習或見習的迷思與刻板印象,就我實際在當地實習的結果來說,實習的學校校地廣大,各種科任教室、設備都非常齊全, 校史館中豐富的文本與資料,向我們訴說了學校百餘年的歷史;實驗室中的標本與儀器皆 讓人嘖嘖稱奇,除了帶給我們驚奇,更能帶給學生實質的接觸。此外,學校的眾多社團給予學生發現及發展興趣的機會,觀看戲劇學會的公演過後,感受到學生的熱忱與老師的專業。礙於篇幅及時間的關係,因此無法將心得於致詞時呈現。在實習後,我的心境上因此有所轉變,我是因為看到當地老師的教育愛而有所轉變,並沒有歧視該國家的意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能有些人會針對致詞內容「雖然我沒有看到….」提出攻擊,又或者是只取部分內容造成誤會,在此我必須澄清,這並非我的原意。實際我想表達的是:「我沒有在這個國家看到惡劣的環境,反而是感受到老師對於教育的熱情。」這才是我想到(應為「想要」)表達的原意。

我想表達的意思是指,有些人在敘說或發表自己出國實習的經驗時,常常有人會提到自己去過什麼樣的地方以及自己轉變心境的原因,可能會是因為他體驗到惡劣的環境,因此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而我個人心境轉變的原因,則是看到當地老師的教育熱忱。

因此,若這段言論讓部分聽眾感到不舒服,以及感到不被尊重,我在此深感抱歉,也會好好檢討自己的疏失,往後我會更加註意發言,感謝您的指教與建議。

(遭網民熱議的致詞部分:約1:05:17處)